5月1日,烏魯木齊首個“物業城市”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友好北路人行道上,中海物業新疆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打掃衛生。(記者王媛媛攝)
新疆網訊(記者王媛媛)5月1日,烏魯木齊首個“物業城市”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友好北路片區32個老舊小區和19條街道由物業企業通過專業化服務、精細化管理措施進行統一服務管理。
當日,友好北路人行道上,身著物業服務標識的阿瓦古麗·圖爾迪正在清掃路面。33歲的阿瓦古麗·圖爾迪是中海物業新疆公司街道保潔員。“工作分得很細,我是打掃的,還有專人撿垃圾,擦護欄,干得多工資拿得多,挺好的。”阿瓦古麗·圖爾迪說。
今年3月22日,友好北路片區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定中海物業新疆公司為中標單位,成為全市首個“物業城市”項目。
老舊小區由于房齡老、設施差、規模小、管理成本高等遺留問題,也是現代化城市及社區治理的一大“心病”。
看到身著統一藍色工裝的物業人員進駐小區,濱河中路58號22號院居民吐拉克孜·木合依提很是期待。“院里就一棟樓,都建了30多年了,以前有問題都是找社區,以后就找物業了。”吐拉克孜·木合依提說。
友好北路片區精細辦主任侯瑞說,32個老舊小區涉及2800多戶居民,19條街道包括5條主干道、1條次干道和13條巷道。大家通過全流程“管理+服務+運營”的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模式,從而降低政府人力資源投入、提升服務質量,推進城市管理精準化、專業化。
沙依巴克區物業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韓杰介紹,結合老城區現狀,通過梳理整合后,“物業城市”項目可提供環衛保潔、綠化管護、市政設施維護、河道管理、老舊小區服務、建筑垃圾清運、非機動車管理、智慧化服務八大領域的綜合化服務。
物業企業從單一的小區服務,轉變為“城市服務商”,并拓寬了物業服務邊界。“‘物業城市模式’對公司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模式。前期做了大量摸底調查工作,目前有140多名工作人員已經上崗。”中海物業新疆公司負責人徐鵬說,公司還將建設物業智慧服務平臺,逐步改變傳統服務,走向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現代服務之路。
目前,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天山區和水磨溝區有7個“物業城市”項目已經完成公開招標。
什么是“物業城市”項目?
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物業監督管理中心法規監察科科長樂喜斌:
“物業城市”的邏輯是將城市整體打包作為一個物業進行統籌管理,就像服務小區那樣,以快速、專業、智慧的手段,維護好城市道路、綠化、市政設施等“城市家具”。